社区健身不容易 小区健身器材坏了谁来修?
From:本站发布 2019-09-19
近年来,政府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运动。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,我市很多小区为居民安装了休闲娱乐的健身器材。但许多器材长年使用,由于雨水侵蚀,缺乏维护,油漆已经脱落,锈迹斑斑,残缺不全,有些已经废弃了,不但不能起到作用,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。
小编的小区健身器材都是“带病上阵”,油漆脱落,锈迹斑斑,甚至“缺胳膊少腿”。跟物业反映也一直不见得有人来修。
各位房产网的网友们,你们小区的健身器材有这种情况吗?小区健身器材损坏到底是物业修还是开发商修还是相关部门维修呢?
小区公共健身设施,究竟谁来承担管理和维护责任?某物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先生告诉记者,小区内的公共健身设施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。
一种是原来开发商就建设好的配套设施,设施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业主。这些设施在保质期内,由设施制造厂家来进行维修保养,过了保质期后,一般是由物业来接手后续的维修保养工作。
再一种情况是原本小区没有这些健身设施,后来由政府或者社区出钱建造,这种情况以老小区居多。相关部门一般会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,一般是与物业或者制造厂家签订相关的协议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小区原本没有健身设施,在业主的要求下,由业主委员会争取费用建设的健身设备,所有权也应该属于全体业主。这种情况,也基本是由物业来进行维修保养,费用一般出自业主委员会的物业维修基金。
“作为物业来说,不管这些配套设施是开发商建造的,还是社区出资的,无论有没有委托物业进行管理,既然是属于小区内部设施,物业都应该尽到相应的责任,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使用。物业都有设施维护员,比如我们公司,规定半个月检查一次公共建设设备。除了厂家本身制造方面的问题,其他诸如螺丝松动等问题,都是可以检查出来的。”王先生说。
“物业也有不少难处。近几年,一些老小区的物业费一直收不齐,很难有多余的经费对健身器材进行日常维护。”王先生告诉记者。
王先生还表示,一旦发生事故,各方面要积极解决。“如果发生事故,首先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。如果是器材本身的问题,并且还在保修期内,应该由厂家负责。如果时间较长,已经过了保修期,那就要看具体签订的合同,是委托物业还是厂家来进行管理。如果是物业负责管理,应检查物业是不是定期进行检查记录,有没有及时地进行维护和保养,该做的警示标志有没有做等。”王先生说,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器材出现问题,管理方都应该立即跟上,厘清责任后,抓紧整改落实到位。